对于甲醛大家经常听说吧,其实甲醛为无色水溶液或气体,有刺激性气,易溶于水和乙醚,水溶液浓度最高可达55%。在实际生活中,有不少关于室内甲醛治理的误区,你是否了解呢?
误区一:治理室内污染就是消除甲醛
甲醛主要来自人造板材、家具和装修中使用的黏合剂以及地毯等合成织物,浓度超标会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因为它是室内污染的“头号杀手”,因而认知度较高。许多消费者认为消除室内污染就是消除甲醛,其实不然。除了甲醛之外,来自建筑装修材料中使用的大量化工材料,如涂料、溶剂、稀释剂、胶黏剂的苯系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长期吸入苯浓度较高的空气易引起苯的慢性中毒,引发过敏性皮炎、喉头水肿及血小板下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据有关部门透露,在刚装修过的新居室里,甲醛含量几乎都有不同程度超标。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味的气体,国标为每立方米不超过0.08毫克,若其超标四五倍,一般人也会无感觉。如果新房入住之后,家人都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则可能是甲醛含量已严重超标,需要做室内甲醛治理。
误区二:用达标材料就避免污染
达标材料是指有害物质释放量低于国家标准,如国家对人造板及其制品的甲醛释放规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为每升空气中不得超过1.5毫克。但如果相同的材料在一定面积内大量累积使用,其有害物质也是累积的,最后有可能会造成装修好的房子有害物体超标。
专家建议,家庭居室装修应以实用、简约为主,过度装修容易导致污染的叠加效应。如部分消费者给新居铺设实木地板时,还要在下面加铺一层细木工板,目的是使地板更加平整,踩踏时的脚感更好。但从环保角度考虑,这种过度装修其实没有必要,一旦铺垫在下层的细木工板存在质量问题,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会透过上层实木地板向外扩散、释放。那时,无论更换或拆除,消费者花费的成本都将很高。